太原市消費者協會發布消費警示,提倡消費者盡量在家里做飯團圓,若需預訂年夜飯注意六個細節。
其中,合格樣品630批次、不合格樣品18批次。
不要被“新型”旅游項目和服務迷惑,特別是中老年群體,更要提高警惕,以防上當受騙。
15批次樣品因鋁的殘留量、菌落總數、大腸菌群等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上黑榜。
山西省處置非法集資領導組辦公室近日發布了三起警示案例。
消費者如果在市場上發現被通報的不合格食品,可撥打12315投訴舉報。
該局查扣一批傍名牌白酒,涉案白酒共371箱、4452瓶。
消費者要清晰地認識到“免費”是誘導,有可能暗藏陷阱和風險。
“抗幽牙膏”真的有效嗎?
引導廣大消費者科學、理性消費和安全出行,避免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侵害。
進一步提高監督抽查的威懾力。
培訓服務、房屋買賣服務、預付卡服務、售后服務是投訴的主要方面。
廣大學生假期消費在五個方面要“謹慎”。
以“健康”為主打詞的飲料成為了市場焦點。
清徐縣兩家企業生產的食品不合格,受到罰款等處罰。
杜絕各種套路陷阱。
可撥打12315投訴舉報。
具體如下。
2020年,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和消協組織共受理投訴舉報咨詢事項384656件。
美特好產業路店經銷的山西綠源亨通生產的鹵水豆腐大腸菌群超標。
市民的菜籃子拎起來又感覺“輕”了。
這是山西省持續深化食品安全集中整治百日行動的一個縮影。
2月19日,省市場監管局公布食品安全執法6個典型案件。
參與“2021年全晉樂購·網上年貨節”的各類活動將加掛統一標識,讓消費者買得放心。
提醒消費者注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上述燈具存在的質量問題都是絕緣電阻和電氣強度項目不合格。
全省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主要有10種表現形式,請大家擦亮眼睛,注意防范。
12月28日,市消協為期六個月的太原市中小學校外培訓機構服務質量調查結果出爐。
其中,家用燃氣灶、電度表、 LED 隔爆燈為首次召回。
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7日通報不合格食品風險控制及核查處置情況。
1批次河粉因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上黑榜。
采用抽檢分離的工作方式。
如仍無法判斷,可撥打96110咨詢。
位于建設南路121號的山姆士超市,銷售的一批次神池郭杜林月餅不合格。
共同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3批次樣品因鋁的殘留量、大腸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上黑榜。
不合格產品發現率為7.5%。
12月1日起施行。
消費潛力得到進一步釋放。
張女士的手機變成了“電話營銷熱線”,令她不堪其擾!更可怕的是,對方甚至能精準地說出她的房產信息。
菌落總數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
消費提示 “開學季”購買學習用品應注意。
不合格發現率24.8%。
中秋將至,月餅市場漸漸升溫。
如果被騙,請第一時間報警,由公安機關進行處置。
同比增加137.31%,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563.65萬元。
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或餐飲具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
直接影響電纜產品的使用安全及使用年限。
從7月至11月開展生鮮乳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
“虛假師資”“簽約保分”“不滿意就退款”……
消費投訴熱點呈現明顯變化。
違規投放的共享電動單車主要為“青桔”“哈啰”兩個品牌。
“直播帶貨”并非法外之地,消費者要學會向侵權行為說“不”。
所謂的“刷單”,這已成為近年來網絡詐騙的重災區。
警方提醒:大學生接到這種電話請立即報警。
網絡銷售存在虛擬性、不可預見性、買賣雙方的信息不對稱等問題。
今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活動年主題:“凝聚你我力量”。
7批次樣品因亞硝酸鹽、腐霉利和甜蜜素等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上黑榜。
吃不完,記得打包“兜”著走哦。
按照有關規定,組織實施非法集資應承擔相應責任,參與非法集資風險自擔。
涉及藥品、互聯網金融等方面。
大量刷單幫助商家促銷的“職業好評師”現象,對市場到底起了啥作用?
此次電動自行車抽查檢測共涉及9個項目。
太原市不少家政公司的業務量也開始猛增。
涉及乳制品、酒類、水果制品等19大類。
產品涉及11市26縣68個農藥經營單位,共抽查、檢測農藥樣品110個,合格樣品102個,合格率為92.7%。
涉及房地產、保健食品、化妝品等領域,最高處罰達20萬元。
避免在網購行為中上當受騙。
對嚴重違法違規、多發頻發、屢犯不改的單位,將采取約談、失信懲戒等措施。
切勿訂購“無證”單位加工制作的食品或來歷不明的外賣食品。
深入貫徹落實《廣告法》《食品安全法》。
眾多老人如何一步步落入騙子陷阱?騙子又有哪些套路?
汽車銷售“貓膩多”、預付消費“老問題”、旅游糾紛“真不少”……
警方提醒廣大市民:請私教上門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
一號對外、多線并號、集中接聽、各級承辦、部門依責辦理。
5月31日,太原市消協發布消費警示,消費的理性及安全問題應該放在首位。
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四種詐騙“套路”最常見。
4月份,全省各級12315機構共受理消費者咨詢投訴舉報3672件,同比減少49.44%。
內容涉及食品藥品、價格監督以及商品服務等。
山西省郵政管理局發布2018年第四季度消費者對快遞企業的申訴情況。
老年保健品仍是投訴熱點、房產中介投訴量上升。
1月份,全省各級12315機構共受理消費者咨詢投訴舉報7461件,同比減少9.31%。
從不執行政府指導價和政府定價、不按規定明碼標價和不正當價格行為等方面入手。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特發布2019年春節旅游出行提示。
保障市場秩序,確保酒類消費安全。
自2018年12月下旬起,在全省范圍內開展為期3個月的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行動。
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和社會熱點問題。
7批次產品因菌落總數超標、檢出二氧化硫殘留量等上黑榜。
涉及房地產、互聯網、保健食品等領域。
專家提醒: 警惕“皮包美容院”小心美容變毀容。
“雙11”過后,因4類狀況出現的快遞糾紛,市民可按照相關規定進行維權。
警方提醒廣大市民,務必擦亮雙眼提高警惕,避免上當受騙。
貨物爆倉、快遞變慢遞、退換貨不及時……
時至今日,紅星美凱龍、錦繡國際裝飾城、黎氏閣等未提出任何整改意見。
謹記五招避開網購陷阱。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通報39種產品質量抽查結果。
進一步加強山西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